2025 赛迪全国百强县排名榜单,东部占比超六成,江苏 25 席居首
2025 赛迪发布的全国百强县中,江苏以 25 席居首,包揽前 3 且前 10 占 6 席;浙江 15 席、山东 12 席紧随其后。东部占 67 席,中西部及东北共 33 席,区域不均明显。江苏强县产业完善,浙江民营经济活跃,山东工业基础厚。福建、四川各 7 席,湖北 6 席,多分布在后半段。整体呈 “强县强省” 特征,与经济基础、区位等关联紧密。
2025 赛迪百强县完整名单
| 排序 | 所属省(区) | 县(市、旗) | 
| 1 | 江苏省 | 昆山市 | 
| 2 | 江苏省 | 江阴市 | 
| 3 | 江苏省 | 张家港市 | 
| 4 | 福建省 | 晋江市 | 
| 5 | 江苏省 | 常熟市 | 
| 6 | 浙江省 | 慈溪市 | 
| 7 | 山东省 | 龙口市 | 
| 8 | 江苏省 | 太仓市 | 
| 9 | 江苏省 | 宜兴市 | 
| 10 | 湖南省 | 长沙县 | 
| 11 | 浙江省 | 义乌市 | 
| 12 | 浙江省 | 余姚市 | 
| 13 | 浙江省 | 诸暨市 | 
| 14 | 福建省 | 福清市 | 
| 15 | 浙江省 | 乐清市 | 
| 16 | 浙江省 | 海宁市 | 
| 17 | 山东省 | 胶州市 | 
| 18 | 浙江省 | 温岭市 | 
| 19 | 福建省 | 南安市 | 
| 20 | 江苏省 | 如皋市 | 
| 21 | 湖南省 | 浏阳市 | 
| 22 | 浙江省 | 桐乡市 | 
| 23 | 江苏省 | 海安市 | 
| 24 | 江苏省 | 启东市 | 
| 25 | 湖南省 | 宁乡市 | 
| 26 | 江苏省 | 丹阳市 | 
| 27 | 江苏省 | 溧阳市 | 
| 28 | 陕西省 | 神木市 | 
| 29 | 浙江省 | 瑞安市 | 
| 30 | 河北省 | 迁安市 | 
| 31 | 福建省 | 惠安县 | 
| 32 | 江苏省 | 泰兴市 | 
| 33 | 江苏省 | 靖江市 | 
| 34 | 江苏省 | 东台市 | 
| 35 | 江苏省 | 如东县 | 
| 36 | 福建省 | 石狮市 | 
| 37 | 内蒙古自治区 | 准格尔旗 | 
| 38 | 浙江省 | 平湖市 | 
| 39 | 江西省 | 南昌县 | 
| 40 | 山东省 | 荣成市 | 
| 41 | 贵州省 | 仁怀市 | 
| 42 | 山东省 | 滕州市 | 
| 43 | 浙江省 | 宁海县 | 
| 44 | 山东省 | 寿光市 | 
| 45 | 江苏省 | 邳州市 | 
| 46 | 内蒙古自治区 | 伊金崔洛旗 | 
| 47 | 山东省 | 邹城市 | 
| 48 | 河南省 | 巩义市 | 
| 49 | 山东省 | 招远市 | 
| 50 | 江苏省 | 仪征市 | 
| 51 | 福建省 | 闽侯县 | 
| 52 | 湖北省 | 仙桃市 | 
| 53 | 湖北省 | 大冶市 | 
| 54 | 安徽省 | 肥西县 | 
| 55 | 浙江省 | 嘉善县 | 
| 56 | 山东省 | 诸城市 | 
| 57 | 辽宁省 | 瓦房店市 | 
| 58 | 浙江省 | 长兴县 | 
| 59 | 江苏省 | 高邮市 | 
| 60 | 河南省 | 永城市 | 
| 61 | 江苏省 | 沭阳县 | 
| 62 | 湖北省 | 宜都市 | 
| 63 | 江苏省 | 兴化市 | 
| 64 | 江苏省 | 沛县 | 
| 65 | 广东省 | 博罗县 | 
| 66 | 浙江省 | 永康市 | 
| 67 | 山东省 | 平度市 | 
| 68 | 安徽省 | 肥东县 | 
| 69 | 江苏省 | 射阳县 | 
| 70 | 河南省 | 中牟县 | 
| 71 | 湖北省 | 潜江市 | 
| 72 | 安徽省 | 长丰县 | 
| 73 | 湖北省 | 枣阳市 | 
| 74 | 江苏省 | 建湖县 | 
| 75 | 福建省 | 安溪县 | 
| 76 | 河北省 | 黄骅市 | 
| 77 | 湖北省 | 枝江市 | 
| 78 | 云南省 | 安宁市 | 
| 79 | 四川省 | 简阳市 | 
| 80 | 江苏省 | 阜宁县 | 
| 81 | 四川省 | 西昌市 | 
| 82 | 湖北省 | 汉川市 | 
| 83 | 河北省 | 武安市 | 
| 84 | 河北省 | 任丘市 | 
| 85 | 广东省 | 四会市 | 
| 86 | 江苏省 | 涟水县 | 
| 87 | 四川省 | 宣汉县 | 
| 88 | 四川省 | 江油市 | 
| 89 | 浙江省 | 海盐县 | 
| 90 | 四川省 | 射洪市 | 
| 91 | 辽宁省 | 海城市 | 
| 92 | 四川省 | 彭州市 | 
| 93 | 辽宁省 | 庄河市 | 
| 94 | 四川省 | 金堂县 | 
| 95 | 山东省 | 青州市 | 
| 96 | 山东省 | 广饶县 | 
| 97 | 河北省 | 三河市 | 
| 98 | 山东市 | 莱州市 | 
| 99 | 湖北省 | 天门市 | 
| 100 | 广东省 | 惠东县 | 
来源于:赛迪顾问
各省百强县数量及特点分析
- 江苏省:以 25 席位居全国之首,在前 10 名中占据 6 席,且包揽前 3 位,头部强县优势显著,整体规模庞大。像昆山市、江阴市等经济实力雄厚,产业体系完善,在制造业、高新技术产业等领域表现突出。 
- 浙江省:拥有 15 席,排名第二。县域经济发展均衡,民营经济活跃,特色产业鲜明,如慈溪市的家电产业、义乌市的小商品产业等,多个县市在全国范围内具有较高知名度。 
- 山东省:有 12 席,位列第三。龙口市、胶州市等表现亮眼,百强县在工业制造、农业等领域基础雄厚,产业门类齐全,是山东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。 
- 福建省:共 7 席,晋江市排名靠前。整体呈现出以沿海经济强县为带动的特点,轻工业发达,如晋江的鞋业、服装产业,形成了具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。 
- 四川省:占据 7 席,是西部上榜数量最多的省份,但整体排位相对靠后,主要集中在第 79 位 - 94 位之间。这些县市在当地具有一定的经济实力,依托资源或区位优势发展特色产业。 
- 湖北省:有 6 席,主要分布在后 50 位。仙桃市、大冶市等在制造业、资源开发等领域有一定发展,受省会城市辐射影响,经济稳步增长。 
- 河北省:共 4 席,迁安市、武安市等是河北的经济强县,主要依托钢铁等资源型产业发展,产业结构具有明显的资源依赖特征。 
- 湖南省:有 3 席,长沙县排名较为靠前,是湖南县域经济的领头羊,在工程机械等产业领域发展态势良好,对周边县市有一定的带动作用。 
- 安徽省:有 3 席,肥西县等在合肥都市圈的带动下,经济发展较快,承接了部分产业转移,在制造业等领域取得了一定进展。 
- 辽宁省:有 3 席,瓦房店市、海城市等是辽宁的经济强县,在东北县域经济中表现突出,工业基础相对较好。 
- 河南省:有 3 席,巩义市、永城市、中牟县在中部地区县域经济中有一定影响力,依托自身资源和区位优势发展特色产业。 
- 内蒙古自治区:有 2 席,准格尔旗和伊金霍洛旗依靠能源产业,在百强县中占据一席之地,经济发展与能源资源密切相关。 
- 广东省:有 3 席,广东县域经济发展不均衡,主要集中在珠三角周边,如博罗县、四会市、惠东县,受珠三角经济圈辐射,产业发展具有一定优势。 
- 陕西省:1 席(神木市),凭借丰富的煤炭资源,经济实力较强,是陕西县域经济的重要代表。 
- 贵州省:1 席(仁怀市),以白酒产业闻名全国,形成了独特的产业优势,是贵州县域经济的典型。 
- 江西省:1 席(南昌县),是江西经济发展较好的县域,依托省会南昌的辐射,在制造业、农业等领域有一定发展。 
- 云南省:1 席(安宁市),是云南重要的工业基地,在工业发展方面具有一定基础。 
百强县总体分布特征
百强县区域分布不均,东部地区占据 67 席,优势明显;中部地区有 18 席;西部地区为 12 席;东北地区仅 3 席。整体呈现出 “强县强省” 的特征,经济发达省份的百强县数量较多,且头部强县占比高,而部分中西部省份虽然有百强县,但整体数量较少,头部县域能级相对偏弱。这种分布格局与各地区的经济基础、区位优势、产业发展等因素密切相关。
版权声明:本站部分内容素材由第三方供稿或网络公开信息整理,若其中内容有误或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,请向我们提供确切的证明,以便我们进行核实处理。本站所展示的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,感谢您的关注和对我们的支持!
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s://euobiz.cn/finance/china-top100-county-rank-2025.html


 
  
  
  
  
 